日期:2025-07-03 11:54:14
当李白这位“诗仙”形象被改造成《王者荣耀》中“辅助英雄”的身份,千年文化的厚重感在现代娱乐语境下逐渐消散。6月6日,单依纯在《歌手2025》舞台上以赛博朋克风格惊艳亮相,她颠覆性地改编了李荣浩的经典歌曲《李白》。原本充满乡村摇滚韵味的旋律,被电子音效与戏曲转音所取代,歌词中甚至融入了游戏术语“我本是辅助,今晚来打野”,伴随着她反复念叨“如何呢?又能怎?”的魔性台词,打造出一场未来武侠般的视觉与听觉狂欢。
这场被网友戏称为“峡谷发疯文学”的改编迅速引爆了网络舆论,支持者将其视为Z世代的叛逆象征,称赞它是“高风险的艺术实验——要么封神,要么翻车”;而批评声音则不绝于耳,著名评论人丁太升直言其“LOW到爆”,教育专家张雪峰则委婉表示“欣赏不了”,网友们理解为“难听”。人民日报也在6月中旬发表评论,呼吁社会对年轻人的新文化表达给予包容空间,但同时强调改编作品不能只追求“爽感”,更需追求“立得住”的精神价值沉淀。
然而,这样的呼吁未能阻止模仿狂潮的爆发。短视频平台上,大量小学生纷纷模仿单依纯的怪异唱腔与扭曲肢体动作,甚至将歌词“二次创作”为“数学题不会做,撕了又能怎?”、“妈妈不让玩,偏玩又能怎?”等幼稚版的“发疯文学”。许多音乐教师也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模仿这类表演,甚至引发课堂秩序混乱。有小学班主任在家长群中无奈喊话:“当发疯式表演取代诗词背诵,当低俗玩梗被误认为艺术,孩子们的审美和价值认知正在被扭曲。”
展开剩余54%家长们对此表达了强烈担忧,部分家长群体联名要求全网下架该歌曲,一位北京海淀区的父亲公开控诉:“这歌词教会孩子推卸责任,轻视规则,那句‘又能怎’简直是在暗示破坏规则无需承担后果!”心理学专家也指出,儿童尚未形成成熟的价值判断体系,极易将舞台上的情绪宣泄误认为现实的合理行为。单依纯版《李白》中所表现的反叛与戏谑,可能弱化了学校长期灌输的责任感与团队精神。更现实的是,这首歌已被多地家庭列入高考期间的“禁曲”,因其强烈节奏和魔性歌词极易干扰考生的专注力。
在这场文化碰撞的背后,是年轻一代用“情绪代餐”式的“发疯文学”表达对规训的突破,而家长们则忧心忡忡地看到规则意识的弱化。争议本身更成为了一场“流量盛宴”,《王者荣耀》李白皮肤销量飙升,综艺节目的关注度大增。骂声与热议为商业逻辑提供养分,艺术价值逐渐被侵蚀。
人民日报的劝诫值得我们深思:对新兴文化表达应有包容,但更应注重责任感的引导。艺术可以叛逆,也应扎根于价值之中,解构不可导致虚无。当创作者在电子迷幻的先锋风格中寻找突破时,请记住,舞台下坐着无数双清澈的眼睛,他们将每一句“如何呢?又能怎?”当作人生信条,盲目模仿的风险不容忽视。
发布于:福建省股票配资开户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