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25-10-01 05:38:51
平壤机场附近,上万人的方阵在夜色下演练,卫星图像捕捉到的这一幕,让首尔的情报系统彻底没了睡意。韩国统一部的官员们私下里承认,他们正进行着“全天候监视”,但这种紧张,已经不只是因为那些在训练场上频繁调动的导弹发射车了。
真正让他们坐立不安的,是朝鲜不久前通过法律程序明确的一件事:朝韩“永不合并”。
这就像是在外交棋盘上,平壤直接掀翻了过去几十年的桌子。统一的愿景标签被撕掉,取而代ude之的是一个独立主权国家的姿态。所以,下个月10号,朝鲜劳动党成立80周年的阅兵,就成了这个“新国家”首次盛大的外交亮相。到场的嘉宾名单,比任何新型导弹都更具分量。
外界都在猜,中俄会派谁出席?朝鲜年初就向多国发出了元首级的邀请,但克里姆林宫和中南海至今都静悄悄的。普京10月份的日程很满,APEC峰会等着他,派个联邦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来,既能体现党际交流的规格,又不至于在元首外交层面太过敏感。中国的考量也类似,多边峰会一个接一个,派出一位党内高级别代表,既能显示对传统友谊的重视,又能在美日韩关系紧张的当下,避免过度刺激地区神经。
这种“高层级但非元首”的默契,恰恰是平壤最希望看到的。金正恩近期提出的“地区外交中心国家”战略,核心就是要绕开韩国,直接与大国对话。中俄的参与级别,就是这个战略成败的关键试金石。回想金正恩此前出席别国阅兵的场景,或许早就在为此铺路。
当然,阅兵场上的“硬货”也足够唬人。军事专家从卫星图上判断,那些新型的导弹运输车,装载的很可能是2023年多次试射的固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。这种武器发射快、难追踪,威慑范围覆盖关岛甚至美国西海岸。还有消息说,那些在俄乌战场上经过实战检验的无人机也可能集体亮相。
这些装备,与其说是为了炫耀武力,不如说是在传递一个信号:朝鲜已经有足够的力量自保,现在可以腾出手来搞经济和多边外交了。这背后,是与俄罗斯日益升温的军事合作。从朝鲜的炮弹出现在乌克兰,到俄罗斯提供卫星技术支援,一种各取所需的合作模式已经悄然建立。
朝鲜这套组合拳打下来,韩国的李在明政府就显得非常尴尬。他们频频示好,甚至推出了“大胆计划”这种经济合作方案,但在平壤看来,这可能已经是过时的提案。朝鲜现在要的不是经济上的施舍,而是战略地位的承认。当首尔从“对话对象”降级为“不值得纠缠的棋子”,韩国统一部的存在意义都受到了拷问。
局势似乎正在进入一个“双轨并行”的阶段。一边是军事对峙的持续,朝鲜明确表示不会放弃拥核;另一边,经济外交上却可能出现新的局面,比如中俄朝三角贸易走廊的实质性进展。
对于李在明政府来说,最头疼的问题或许是,当合并已经不可能,共存,又需要一个怎样的新框架?这个问题,恐怕比盯着平壤夜空下的任何动静都更难回答。
股票配资开户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